Loading
我在伯克利读工业工程
说起“伯克利”,大家都不陌生,王力宏的母校,之后欧阳娜娜去留学,王源去参加过面试,就在前几天,钱正昊官宣被录取。只不过他们所申请并就读的伯克利都是指“伯克利音乐学院”,是美国顶尖的现代音乐学院。
今天“尬聊”的主人公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是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也是以工科闻名的学府,该校的工业工程运筹学专业常年位居全美前十,是留学生申请的热门项目。
学长档案:
王同学,高中毕业于杭州外国语学校;
通过朗高出国本科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工业工程专业;
硕士入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以下简称伯克利)工业工程与运筹学专业。
以下是小编与王同学的快问快答。
1、你申请硕士时,当时除了伯克利录取,Cornell(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有收到录取,为什么最终会选择伯克利?
以前高中来过伯克利夏令营,印象非常好,就选择了伯克利。现在回过头来看,伯克利气候宜人,环境优雅,地理位置对于找tech方向的工作非常有优势,作为世界最顶尖的公立学府也是绝佳的就业平台。除了街上流浪汉多了些,其他方面伯克利没有任何的劣势。
2、能谈一下在伯克利的就读体验吗?
(这儿有个小小的普及,伯克利的正式缩写应该是Cal而不是UCB,因为伯克利是加州大学系统第一所大学,当时的名字就叫做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简称Cal)
就读体验就很多方面嘛。一个是,一年的时间非常紧凑,需要同学们自己把握好上课、做Project、找工作之间的一个平衡。学校周边吃的玩的东西其实真的蛮多的,有机会大家自己去探索一下。伯克利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地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过。这个项目选课非常非常自由,有感兴趣的MBA课或者别的专业的课,只要时间允许,推荐大家多去听听看看,不行的话反正期末之前随时drop。
3、给我们介绍一下你所就读的Industrial Engineering & Operations Research(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简称IEOR)这个项目的情况。
伯克利的工学院有一个统一的Master of Engineering(工程硕士)项目,其中有各个不同的工程专业,包括EECS, ME, IEOR, BIOE等等。整个项目是一个Engineering Leadership Program,所以除了个别专业(比如ME)的专业课负担比较大,整体项目都注重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工程领袖人才的全方面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设置一大堆leadership课程,一般都是在每个学期初,涵盖的方面包括金融、会计、市场营销、数据分析、创业、法律等等,浅尝辄止却十分有趣。
说到IEOR的话,我当时第一学期IEOR开两门必修,一门是基本的运筹,讲线性规划之类的,另一门是基本的simulation+probability+stats。两门课难度不深,比别的graduate level IEOR课难度低很多。另外就再在IEOR里面挑选两门选修就满足毕业要求了。跨越一整年的还有一项Capstone Project,以小组为单位,与学校或者是业界合作一个项目。这个对刚来美国的同学是一个很好的resume booster。
4、目前在哪里工作?是如何得到这份工作的?能否给在美读书的同学一些找工作的建议。
我目前在纽约工作,公司的名字叫做WeWork,如果是关注科技领域的同学们应该略有耳闻。我们公司主要是做联合办公这个产品,我所在的组做的是收益优化(Revenue Optimization),具体我负责的工作包括很多数据分析,定价策略分析,数据科学,优化建模等等。
找工作的建议的话,首先英语口语一定要多练习,表达能力非常非常重要。其次,Career Fair招/内推 > 校内平台招 >> 海投,不要放过所有的校内就业资源,Career Fair好好准备,多死皮赖脸加一下学长学姐的Linkedin,认真准备一下自我介绍,礼貌地要一下内推。内推和校招能拿面试的概率大大大于海投。如果毕业还没找到工作也不要着急,毕业了反而可以全身心准备找工作,反思自己的强项弱项,调整策略,继续加油。
5、你在美国读了本科和研究生,觉得出国留学对你的人生而言有哪些显著的变化?好的坏的都可以说~
在美国六年,我觉得最珍贵的是,我渐渐意识到不同社会的多样性、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试图去理解很多事情发生的原因。美国本身是个表面上包容多样的国家,社会的主流理念也是吸纳包容不一样的观点和立场,这些都是慢慢促使我开始思考这些细节的原因。另外一点就是,只有站在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去观摩自己前18年的人生,以及接触的人、事、社会、文化,与自己身处的另一个环境去对比,才会发现一些更深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