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毕业院校:工商大学金融学专业
录取院校:2016年通过朗高出国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就读商业分析硕士
目前在上海携程担任平台数据分析师一职
(注: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BA:business analytics 商业分析)
1、请简单评价一下你的学校及专业。
首先UCSD是Quarter制,一年4个Quarter,通常是开学4-5周左右就midterm,接着再过3-4周就要迎接final了,节奏快、安排紧、充满挑战,对于习惯了国内Semester制的我来说是种全新体验;学院的各项设施齐备,能看得到海景的student lounge全天24小时有零食、咖啡和AC供应;项目的师资雄厚,导师的背景包括哈佛、剑桥、斯坦福、MIT、芝大等。
(Tips:对投资学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蹭蹭学院金融专业诺奖大牛Harry Markowitz的课,虽然老先生的理论大部分已经很难说是与时俱进了,但与其互动的经历还是让人受益匪浅的。)
课程设置的比例大致为40% technical skill + 30% statistics + 30%business acumen,有自由调配的空间,作业以group work居多(一个星期两到三项project),比较具有挑战性,individual work则主要是课前准备阅读或者课前小测验。
我们这一届总共40多位学生(1/3中国人,1/3印度人,1/3欧美人),规模相对较小,课堂气氛活跃(加州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自由开放包容),同学间感情深厚,有不少人都通过同组老美的介绍得到了面试/工作机会,这主要归功于学院在orientation阶段就强制给我们分了学习小组,每组基本保持欧美、印度两国人的配置不变,避免了中国人扎堆的现象出现。
项目的特色还在于它的Capstone Project——实质是学院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争取到一些当地知名企业(如Dell,Cisco)的项目实习机会,学生深入到企业中为其解决实际问题,并在与企业员工的合作交流中展示能力、增进了解,进而获得面试乃至留用的机会。
2、BA专业在美国就业形势如何?入读之后,你觉得你们学校的项目有什么优势?学校对你们找实习和工作做了哪些帮助?
我在准备留学的阶段,感觉美国设置这BA项目的学校还不算多,当时选择这个专业也纯粹是兴趣使然,读完下来才发现它已经是目前比较火爆同时又比较好就业的专业了。UCSD这个项目的优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UCSD整体重理工,课程中涉及programming和analytics的部分,方法和案例都讲得非常详细,用心学下来你的BA基本功不会差;二是学院的就业辅导工作十分用心,就算你真的想一心只读圣贤书,career adviser也会定期约谈你,了解你的最新进展,并不时地将你的简历递给企业筛选,此外为期4个月的capstone project经历更是你求职路上的完美基石;三是学院在SD、Irvine、LA乃至湾区的校友资源丰富,学院内每周都会组织不同行业、不同主题的交流分享会,有比较多networking的机会。
3、留学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应对?
起床难(每天总有做不完的project看不完的journal),应对的方法就是把课都选到下午和晚上…………
4、给即将就读这个专业的学弟学妹一些建议。
(1)想清楚自己兴趣所在。虽说BA、Big Data相关的专业十分火爆,就业也相对容易,但切忌盲目跟从,只有自己做起来能感觉到快乐、有成就感的事情,才有坚持下去的意义;
(2)弄清楚自己该学什么。分析的工具有很多、算法也很多,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有所侧重(目前来看SQL、R和Python这几样是数据分析工作的入门基础)。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录取院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电气工程硕士
申请概述:传说中的学霸本霸就是他!在高手如林的浙大竺可桢学院GPA全院排名2%,年年获得一等或二等奖学金。科研经历很丰富;是魔方专业选手,最好成绩排名全国前100;也是羽毛球高手,曾代表学院获得学校团体比赛第一名。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实习经历稍显单薄,仅有一次实习。好在实习的岗位与他的目标专业方向很对口,在杭州富特科技电动汽车公司参与研发,做汽车内部的一个直流变流器,参与电路设计与调试。而他的目标也是申请EE的POWER方向,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感兴趣。
加州理工学院是美国三大工科牛校之一,电气工程专业排名常年位居前三。在朗高老师与卢同学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下,一举拿下offer,对卢同学来说也是实至名归。
本科: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
录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金融与经济学硕士
申请概述:在朗高留学,颜值与智慧并存的同学有很多,于同学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次见到于同学,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酷帅酷帅的,成绩优异,钢琴、篮球都是强项。此外,在对外交流、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方面的经历也比较丰富。
但在与于同学进行深入沟通之后,文案老师发现他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只是想在研究生之后继续深造PhD。在全面分析他的专业特长与兴趣点之后,我们确定了申请金融经济学方向的硕士项目。这个项目一方面要求有金融相关的实习经历,另一方面也需要很强的学术能力,尤其是申请世界顶尖大学。确定目标后,于同学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背景提升,最终在文案老师、顾问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被英国G5之一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要知道在于同学的这个专业领域,伦敦政经的offer可是很少发给国际学生的,点赞!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GRE331,托福102
录取院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金融数学专业
目前已经毕业,在纽约高盛做量化分析师
申请概况:对于吴同学,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成绩很好,但是实习经历是短板,在启动留学申请之前,虽然他有很多在银行的实习经历,在做的都是比较基础的工作,无法展现他的优势,这对申请牛校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的建议下,他开始寻找有价值的实习项目。我们几乎是一边递交申请,他一边在实习,同时我们不断地向学校补充新的实习材料。最后这个“分量十足”的实习经历是他跟随一名浙大学长做项目,这名学长同样也是从哥伦比亚大学金数专业毕业,这就极具申请优势了。
此外,吴同学的社团活动经历很丰富,在组织公益项目、管理志愿者团队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与强大的抗压能力,这些都为成功申请名校助以一臂之力。
毕业院校:浙江外国语学院数学专业
录取院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统计学专业
隔壁王阿姨家的儿子考进清华了,远房表姐去年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定居了,爸爸某个朋友的孩子创业成功融资5个亿……不知你们是否和小编一样,从小到大总是听到别人的成功史,仿佛自己永远是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而且是那种被扔在人群中都不会引起任何关注点的隐形人。
Irene是浙江外国语学院数学专业的学生,想要申请美国大学的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统计学或金融工程。然而,她的学术背景并不乐观,她就读于浙江外国语学院,作为一所以语言教学为特色的普通高校,Irene就读的数学专业毫无说服力。她的GPA不算高,没有社团经历,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与专业相关的比赛与实习。这样的情况并非不可能申请到好的学校,而是学生必须在顾问老师的规划与指导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拼命学习与提升自己,去完成托福、GRE、学术比赛、专业实习、提升GPA的多重挑战。
在这期间,Irene一共参加了3次托福考试、2次GRE考试,参加了浙江省的数学建模大赛,在一家公司实习,做数据分析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学术成绩也丝毫没有放松。最终,她被全球排名47(2017U.S.NEWS全球大学排行榜)、专业排名全美34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统计学专业录取。
来看看小编与Irene的微信对话吧~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把,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从国内普通高校生一跃成为全球TOP50的名校生,成功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坚持别人坚持不了的事,你就赢了。
对于留学申请来说,一家靠谱的留学机构和一个负责任的顾问老师当然很重要,可是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希望每一个朗高学子都通过努力不用再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毕业院校:浙江理工大学英语专业
录取院校: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专业(最终入读院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语言学专业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专业背景,仅仅凭兴趣与热情可以被国外名校录取吗?答案是肯定的!朗高学子Aviva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却被香港与英国的两所知名大学的语言学专业硕士录取,来看看她的申请之路吧~
语言学(linguistics)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语言学被普遍定义为对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光看定义是不是已经觉得很枯燥了,而Aviva就是对它很着迷。
因为喜欢,所以在本科阶段就开始自学语言学的课程,同时,她也没有落下本专业的课程,GPA是90的高分;因为喜欢,她对拟申请大学的语言学专业做了深入的研究,从课程设置、教学重点到导师情况都做了详细的了解。这些“近乎狂热的执着”都被写进了文书中,成为了被学校看中并录取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Aviva还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CUHK)的笔试。
当然,申请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Aviva一开始也由于专业问题“被拒”,不过最终成功被香港中文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这所大学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称为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同时录取。而为什么选择了香港而不是英国呢? 也是因为前期的功课做得很足,Aviva的选择就很明确了,她这样说:CUHK的语言学系挺强的,我觉得英国有几所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CUHK的合理,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又不太符合我的要求。
小编作为一个留过学的过来人,真心想要说一句,无论选择什么国家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留学困难多多,从语言到生活到文化,只有喜欢才能克服诸多困难,学有所成。我有一个同学,因为是被父母建议所学的专业,在考试前夕濒临崩溃,边哭边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己连上课都听不懂。
再次为朗高优秀的学子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