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本科进入密歇根州立大学
第一次见到孙同学是在2015年的夏天,刚刚结束高考的他,非常坚定的想要去美国读本科。看着这位皮肤黝黑,话不多但语气坚定的男生,我们迅速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申请进程。当时,离2016年秋季美国本科入学申请截止日期不到半年,没有时间培训SAT,我们就拿着孙同学的托福成绩为他申请到了多所美国前100的offer,孙同学最后选择了美国老牌的公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就读。
去美国留学,靠转学逆袭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见,不过前提是加倍的努力+积极向上的心态。就像孙同学,他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1)提前规划,明确转学的学分要求;(2)努力提高GPA;(3)多上一些专业相关的课,并在课堂与教授多交流,以便给他留下印象;(4)提前准备托福考试,和美国的学生打成一片,提高口语。
1. 没有提前进行留学规划,导致申请时间紧迫;
2. 一时没有找到英语学习的窍门,无法短时间内取得托福和SAT的好成绩;
3. 已经取得了优秀的托福和SAT成绩,但没有空余的时间和机会来增加自己的软性实力,从而与名校擦肩而过。
1. 通过大一大二的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大学成绩;
2. 在美国良好的语言环境里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刷高托福;
3. 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及课外实习;
4. 通过转学,进入顶尖名校就读!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制度灵活。申请本科转学美国是留美的重要途径之一,几乎所有的常春藤名校都接受转学申请。而且这不仅是国际学生,也是很多美国本土学生获得更好教育的重要途径,转学在美国的大学里,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美国的学分,校际间一般都是互相承认的,所以美国的大学甚至把学生的返校率作为考核标准之一。
大一结束后转波士顿大学
再次见到孙同学是2017年的夏天,他以4.0满绩点、托福96分的优异成绩圆满结束了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大一生活。他依然很坚定的告诉我说,老师,我准备转学了,申请更好的大学。那一刻,我就非常笃定的认为,这样的成绩,加上合适的选校方案和文书梳理,一定能为他申请到更出色、更合适的大学。
经过3个月紧张的申请工作,他成功将波士顿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迈阿密大学(3万美金奖学金)、俄亥俄州立大学等五所名校的offer收入囊中。在与家人商量后,孙同学最终决定入读波士顿大学,这所地处波士顿市中心,全美排名37,全球排名81的美国第三大私立大学,并开始为他的研究生申请做打算。
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考虑以转学的方式曲线入读名校?
以上几种情况的学生千万不要气馁,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逆袭成人生赢家的几率几乎是100%。
美国大学转学优势: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
录取院校:英国华威大学金融学专业
Olivia本科就读于浙大金融学专业,着手申请留学的时候,她的英语成绩和GMAT成绩并不理想,与她申请世界顶尖名校的目标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朗高老师与她的沟通中,得知她日常的学业比较忙,也参加了一些专业相关的实习,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准备出国相关的考试。
但以朗高老师的经验来看,浙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如果全身心投入到托福、GMAT等的准备中,成绩的提高不是问题。因此一开始的留学规划就是冲着美国商科TOP50去的。
在申请的过程中,Olivia又忙碌于本科的学业与实习,虽然GAMT取得了730分的优异成绩,但几次托福考出来都不够美国TOP50院校的硬性要求,时间又很快到了申请截止期,在与朗高老师的沟通与建议下,适时调整了申请方向,转攻英国商科名校(英国的院校可以先不递交语言,获得有条件的录取),之后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击雅思,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7.0的高分,最终成功被华威大学金融学专业录取。
在与Olivia对话的过程中,小编就感觉她是个标准的95后妹子,话不多,都是直截了当,对于申请过程的困难与纠结也都轻描淡写。
小编想说的是,其实每个人都有短板,每一份成功的申请都来之不易,都是不断与自己较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此外,小编还要替朗高的老师再次提醒:留学规划一定要趁早,这样,即使在申请的过程中碰到一些挫折或者变数,都会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方案、去提升自己。
而获得Offer只是留学这段旅程的起点,在陌生的国度中,同学们都将面临学业、文化、语言、生活方面的多重压力,又到开学季,祝愿每一位朗高学子都能不断战胜自我,学着理解并融入所有的文化差异,狠狠汲取专业知识,享受最好的留学时光。
毕业院校:浙江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录取院校: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商业分析专业,并获以下奖学金:
(1)Pioneer Fellowship Scholarship: $7500
(2)Merit-based scholarship: $15000
Q1: 评价一下所在的CWRU(凯斯西储大学)MSM-BA(商业分析硕士)专业吧!
A:学校设施一应俱全,学院的career management office也很给力,改简历,模拟面试,networking辅导,都很全面。有saferide,不管晚上几点回家都很安全。克利夫兰生活费也不高,吃喝玩乐样样有,骑士主场NBA贼给力。
这届我们有18个同学,中国学生10个。老师都很负责,课程设置也算合理,各种分析软件都有涉及(R SPSS Tableau SAS)。11个月项目很紧凑,课很多,作业也很多。很多作业、比赛都是贴近实际工作的,比如帮American Greeting做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分析,然后给公司分析师展示,并获得他们的专业反馈。
另外,我们还有Mentor& Mentee项目,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校外导师(analytics方向的),我导师是尼尔森sales effectiveness部门的,经常沟通,对求职还有学习都帮助很大。
Q2:毕业后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目前找到的实习符合这一期望吗?
A:职业规划是市场分析师,做市场方向的数据分析。目前在Marcus Thomas(市场咨询公司)做数据分析,可以说非常符合期望了。
Q3:BA在美国就业形势如何?你觉得你们学校的项目有什么优势?学校对你们找实习和工作做出了哪一些帮助?
A:就业形势相对其他专业是蛮好的。项目优势是人少,很多networking的机会,很多和企业接触的机会,学的知识很实用很全面。学校的帮助就是面试内推,还有就业辅导中心的老师的那些帮助。
Q4:目前你觉得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最大困难,没啥困难吧,酒吧酒太贵了,要去沃尔玛买来喝才便宜~
Q5:请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和有帮助的信息吧。
A:如果想要学习我的专业,要能够熟练掌握一门数据分析语言,R或者Python。可以学一下数据库语言Sql。另外就是英语口语要练好。
毕业院校: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工程专业
录取院校:墨尔本大学教育学专业
何同学本科所学的标准化工程专业是中国计量大学的特色专业,她的学习感受是课程内容很细,但不够实用。因此在选择留学专业时非常矛盾,既不想完全抛弃本专业,又想学习其他专业。
标准化工程这个专业,各国高校都极少开设,我们结合何同学本科所学的具体课程,为她匹配了“供应链管理”与“项目管理”两个与“标准化工程”相关、但更为系统的专业方向。
与此同时,我与何同学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希望发掘她真正的兴趣所在。她很喜欢英语,雅思成绩也很不错,性格活泼、善于交流的她对当老师也很感兴趣。因此我们继续锁定第二个方向:申请教育学、TESOL相关专业。
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申请主要集中在澳洲和英国两个国家,最终供应链管理和教育学这两个专业都有名校录取了她,何同学选择墨尔本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入读,可以说是顺从了自己的内心,完全从兴趣出发的结果了。
这个案例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渴望申请名校,但她的本科院校并非国内名校;二是专业跨度大。最终能被世界排名这么高的墨尔本大学跨专业录取实属不易。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澳洲大学开学较早,其实何同学目前已经在墨尔本大学就读1个月啦,我也正好趁此机会问了问她在那边的学习及生活情况。
Q:这一个月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包括生活上的,学习上的)?
A:自主性很重要。刚来时候忙着找房子,安顿下来熟悉环境后就匆忙开学,第一二周都有点不适应,因为教育学专业以读reading写assignment为主,需要阅读很多东西,自己总结学习,和之前的学习方法不一样,生活中需要自己决定的事情也很多。
Q:因为是跨专业,在学习上会不会有困难?
A:学习困难感觉还是有一点的,主要是和当地人一起上课,有时会听不懂,有时候会觉得插不上嘴。除了语言本身外,对于当地的文化了解得还比较浅薄,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的。不过我正在慢慢适应,努力融入。
Q: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正确吗?
A:我觉得可以自己出来读书,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我可以感觉到自己正变得越来越成熟,看问题更加冷静,也感受到需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很多很多,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情!
毕业院校:温州肯恩大学国际金融专业
录取院校: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商业分析专业硕士
Q1: 对本专业的学习满意吗?为什么?
总的来说,我对WFU和MSBA项目还是相当满意的,在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学会了一门新的本领,认识了一帮优秀的同学,感觉收获颇丰。
维克森林大学US News排名全美27,是一所小型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特点就是有钱,学校的设施可以说非常豪华了!商学院的新楼(Farrell Hall)在2013年完工,据说造价5千万美元。健身房更是在去年暑假刚刚完成翻新,有齐全的健身设施和泳池。
WFU MSBA项目的课程设计比较适合像我这样商科本科、数理背景一般、想转行tech方向的学生。课程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夏季刚入学的时候侧重学一些基础课,如基本的R、SAS编程,以及统计学的巩固。秋季学了数据库管理(用到SQL),以及运用R和SAS做一些更复杂的分析,比如预测分析(Predictive Analytics)、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用Excel做模拟、建模的课程。春季则是侧重数据分析在具体行业的应用,如金融、市场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等。同时也有一些辅助性的课程贯穿整个项目,比如职业发展、商业道德、business presentation等。Practicum(实习课)是另一大重头戏,我们可以运用统计模型和编程的知识去公司用真实的数据做项目。
总体上,这个项目十分注重商科和数据分析的平衡。我的感受是,技术方面的课程难度中等,可能再教得再深一点点会更好,或许一些统计、数学、计算机本科的同学会觉得难度不够。如果要说不足之处,我会说春季那些商科的课程有一点水。
我们项目一共67人,中国学生31人,中国学生里美本陆本大致55开。不得不说我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尤其是中国同学,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整个项目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我大部分的工作日晚上和周末都会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学习,讨论问题,或者交流找工作的进展。
Q2:将来的职业规划是怎么样的?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目前就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我想继续往数据分析方向发展,找一份“跑码”的工作。目前我面试过一些咨询、Marketing和金融行业的Data Analyst和Business Intelligence Analyst的职位。这也是因为本科学的是金融,同时本科在学校有一些创业和marketing相关的经历,我希望未来的工作能充分利用我在本科和研究生的知识和经验。
Q3: 你认为BA在美国就业形势如何?入读之后,你觉得你们学校的项目有什么优势?学校对你们找实习和工作做出了哪一些帮助?
由于H1b缩紧,当下所有国际生在美国找工作的形势都不乐观。BA在商科专业里找工作还是相对有优势的。我们项目上一届除了继续深造的同学,其他人都在美国找到了工作。和其他学校相比,我觉得WFU中国学生的就业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截止到五月初,我们项目中国学生大约一半拿到了工作offer。
学校的优势体现在就业资源以及就业指导上。首先,学校有很多校招和on-campus interview的资源,不少大公司会来学校招生。校友也非常给力,WFU有大量校友在大公司担任管理岗位,很多同学通过networking拿到面试。虽然WFU地理位置不佳,但学校会组织很多去大城市参加招聘会或者拜访公司的活动。其次,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career coach,负责指导学生规划职业道路、准备面试等。
WFU在Winston-Salem市以及北卡州内的认可度还是相当高的,临近毕业的这段时间,身边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拿到了不少北卡州内一些相当不错的公司的面试。
作为陆本的学生,虽然我本科的学校是中美合作院校,但刚到美国时,不得不说自己的英语能力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学习和生活。刚来的时候很怕和美国人打电话,怕听不懂很尴尬,也怕自己说不清楚。但其实这都是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逼着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说多了就不怕了。我英语的提高主要在两个时间段,首先是刚来的时候,经历了买家电、买车、考驾照、办保险等等一堆复杂的事情,从中跟美国当地人交流了不少。另一个时候是秋季期末的时候,跟3个美国同学分到了一组做项目,我是组里唯一的中国人,需要不停地与他们交流、讨论。
我的经验就是只要敢说多说,学英语其实真的不难。另外还要感谢美本的室友和同学,一开始很多时候都是学着他们怎么和美国人说话,用什么词,听多了自己就学到了。
Q5: 有没有可以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和信息?
学习方面,商业分析项目普遍时间都很短,老实说这么短的时间内难以学到精通的程度。所以当学业压力不大的时候,自己要主动多学一些东西。可以多看看统计学、机器学习的文章,可以多上上网课学学R,也可以多做一些SQL题。可以学的东西其实很多,而且这些东西对以后的面试都是很有帮助的。
一定要把找工作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来看待。虽然中国学生普遍在春招甚至毕业的时候才拿到offer,但之前的招聘会都是很宝贵的锻炼机会,不然就不知道怎么networking,怎么和招生官聊天,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训练的。
最后,开车的同学要好好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陆本的同学。超速警察被抓一次代价真的很高lol~!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辅修管理。GPA85,雅思7.0,GMAT720。
录取院校: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国际金融硕士(注:该项目被《金融时报》评为金融硕士全球第1)
像王同学这样本科就读的就是国内名校的同学,留学的目标一定是冲刺世界顶尖大学。但并不是说有了国内名校的文凭和不错的标化成绩,世界名校就一定能够录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重要。
王同学的专业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虽然GPA不低,但在年级的排名比较靠后),这是他的劣势。但另一方面,他的实习经历很丰富,做过支教,在华为实习过;同时还去过香港和法国做交流,从沟通中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活跃、有想法的同学,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锋芒毕露”。这样的个性在面试环节会非常占优势。
一开始,我们的申请了香港中文与英国的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UCL(伦敦大学学院),但不幸的是LSE和UCL都拒了。确实,像英国G5这样的名校全世界优秀的牛人都在竞争少数的名额,下一步,我们必须扩大申请范围,或者是另辟蹊径。
港中文的申请很顺利,记得我们是1月13日提交的申请,然后王同学就参加了在上海的面试,1月26日就收到offer了。前面说了,对于王同学来说,面试是很占优势的部分,因为他沟通能力很强,也很善于表现自己。确实,这次面试他自己也很满意,因此仅仅3天就成功收获了offer。
前面提到了调整申请方向,因为王同学原来就去法国做过交流,我建议他申请HEC Pairs,同样是名校,专业排名世界第一,学制与英国及香港一样,都是一年,费用不高,就业率却很高。(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CEO母校排名,HEC排名第三;2017年全球就业能力最强大学排行榜中,HEC排名23)。毕业生大多留在法国或去英国工作。
2017年12月我们开始帮助王同学申请HEC Pairs,之后王同学参加了学校的视频面试,继续发挥他的“面试特长”,成功被HEC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金融硕士录取。
总结:留学申请不可能是100%的成功率,但其实,被拒并不可怕,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只要方案得当,反而是更好的开始。留学规划并不是只在留学申请之前进行,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目标学校情况的变化而更新与优化。